教育部发布重磅消息!艺术特长生可享受高考加分政策!

近几年,艺术教育在学校课程安排中的占比越来越高,也愈发成为学生业余生活中的主要兴趣课程。不论是社会评价还是家庭教育,都不再只将关注点放在主课成绩上,也同样关注到孩子的艺术素养。现如今,具备艺术素养的学生更容易被高校青睐。

艺术特长生享受高考加分政策

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发布过《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学校应当促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同时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这五类高考加分项目。但根据教育部最新通知,艺术特长生是可以享受高考加分政策的

所谓艺术特长生,指的是一些达到了成绩要求且具备艺术特长但报考了普通专业的学生。例如一个接受过传统手工艺训练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的特长生,报考了新闻专业那他便是艺术特长生,若是报考了与传统手艺对口的专业学院则是艺术生,而艺术生是不能享受加分政策的

艺术特长生较一般学生而言具备了较高的艺术素养。普通高校为了活跃校园生活文化,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就会招收一些符合报考要求的艺术特长生。目前,全国有53所高校率先响应招收艺术特长生,这样的艺术特长生被称为“53所高校的高水平艺术团招收特长生”。

艺术课是必修课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中指出,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也不容忽视,并将“艺术素养”和“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社会实践”一同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通过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并重点考察其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方面的兴趣特长、艺术成果等内容,来对学生的“艺术素养”做出专业的评价。

2018年,在保送生、自主招生、综合评价试点、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艺术体育类专业、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高职分类招考等特殊类型招生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就被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国家教育部大力推动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

在艺术教育的课时方面,教育部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各校应当依《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艺术课程,确保课时总量不低于总课时的9%,并规定普通高中的艺术类必修课程为6个学分,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

为响应教育政策的号召,2015年时全国各地已有102个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率先成立起来。这几年来,实验区积极开展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工作,勇于开拓创新和实践,反复分析与总结,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为全国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树立了典范。

鼓励手艺人进校授课

为确保艺术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富有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部于2019年4月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一系列文件指明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应从以下几个方向设置:

1. 因地制宜地创新艺术教育教学方式

2. 与社会艺术团体及社区建立合作关系

3. 整合当地社会的艺术教育资源,让文化艺术遗产成为学校美育的丰厚资源,大力推进主题性艺术创作

4. 开展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和实践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这意味着,当地最能代表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人非遗传承人将有机会作为艺术教育者进入学校授课,有实力和代表性的非遗工作室机构也将有机会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

对于艺术师资建设,教育部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艺术教师资格认定;在职务评聘、奖励、进修、培训等方面保证艺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艺术教师承担的学校安排的课外艺术活动辅导工作应被计入工作量。传统手工艺人、非遗传承人可通过教师资格认定正式成为某校的艺术教师,并享受到与其他主课教师同等的福利待遇。

教育部鼓励中小学进行艺术教育改革,对传统手工艺人和非遗传承人等艺术从业者有诸多有利之处:

其一,手工艺人们可以通过授课的形式归纳、总结和完善自己的技术理论和艺术系统;

其二,通过进校任职,手工艺人们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收入来源更稳定

其三,通过与高校合作授课,传统手工艺等非遗得到广泛传播,有利于非遗传承

艺术素养成为高考综合素质评测中的重要内容,艺术特长生可享受高考加分政策等艺术教育政策不仅与莘莘学子息息相关,也与传统手工艺人、非遗传承人等艺术从业者紧密相连。在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社会、校园环境中,传统手工艺行业的未来越来越明朗。


浏览量:0

阅读数量: